觀後感:一位獨立設計師的生存手冊

引言

最近,我讀到了一篇文章,深入探討了新進成員容易遇到的困境,這與我實習的經歷有許多相似之處。
雖然目前尚未有時間分享我自己的實習心得和觀點,但根據我的親身經歷,我想特別對這篇文章分享一些讀後感受。

概要

文章中描述了許多新進同事常犯的錯誤以及應該遵循的方向,實際上,我自己也時常忽略這些要點。
然而,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有能力做出貢獻,持續反思自己是關鍵所在。

討論

融入方向

在規劃自己和團隊的工作方向時,我認為應考慮以下幾個核心方面:

  • 了解團隊環境(例如產品背景、溝通和開發工具等)
  • 保持資訊同步
  • 討論共同目標

這些方面我將留下伏筆,未來專門探討領導團隊和如何成為團隊的核心成員

團隊理解

通常,團隊成員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,理想的合作模式是自然契合,但這通常不太實際。

工具使用

就像作者建議的一樣,可以問同事『我目前用 Figma 做設計,這樣交付可以嗎?』
問題被簡化為是或否的答案,無論答案為何,只需按流程行事,大部分情況都可解決。
化繁為簡是提升效率的良策。

溝通方式

以作者所在的團隊為例,Slack 是核心的溝通工具,也是非常有效的資訊同步方式。為了不干擾他人的工作習慣,非同步的方式同步資訊是成本最低、效率最高的方法。
重要的是,傳遞訊息並不意味著溝通成功,根據需要確認雙方認知的內容也是必須的。

同步問題

開會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它能夠找出問題的核心,以及下一步的目標,通常也是了解彼此的好機會。
這還有助於了解你的 workload 是否合理,需要如何調整,以及是否都在正軌上。

讀後感

我曾在許多團隊工作,但成員的能力往往不一致,因此工作的規劃和分配相對複雜。
文章討論的是團隊規模過小,一個人需要擔任多個角色的情況,這時候就要了解自己職位的目標、應帶來的價值,以及如何有效傳遞這些價值。

心得分享

假如你所在的團隊有共同的目標,只需投入一些時間就能融入其中,溝通成為了解彼此的主要途徑。
但當你成為領導者後,情況就可能變得不那麼理所當然,領導者有責任引領團隊,了解他們的狀況、需求和困境。我也認為領導是一門學問,即使我還在學習,也有些經驗可以分享。

我認為作者的一些做法非常出色,也很幸運有支持她的主管。雖然有些地方我覺得可以改進,但人非聖賢,也不應以此就斷定表現不佳。

鼓勵

作者在文中提到很多概念,這些概念也是大家值得學習的,我大致整理成以下幾點:

  1. Micro meeting
  2. Daily standup
  3. 資訊與技術分享
  4. 工作規劃
  5. 你就是產品的推進者

結語

我們都可能遇到這些挑戰,無論是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團隊成員。我認為,透過持續學習、自我反思,並努力理解和應對每個獨特情況,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。

Reference